高帶寬+融合化:雙重演進重塑光網絡

訊石光通訊網 2010/5/6 15:58:41
        中國電信科技委主任韋樂平近日表示,真正的FTTH將成為2010年中國電信寬帶建設的一個重點。根據他的預計,今年將有100萬寬帶用戶實現光纖到戶,寬帶入戶速率至少達到20Mbit/s,少數用戶將達到30Mbit/s甚至50Mbit/s。

        按照國家七部委發(fā)布的《關于推進光纖寬帶網絡建設的意見》,到2011年全國光纖寬帶端口將達到8000萬個,城市用戶的接入能力平均達到8Mbit/s以上,農村用戶的接入能力平均達到2Mbit/s以上,商業(yè)樓宇用戶基本達到100Mbit/s以上的接入能力。3年內將新增5000萬寬帶用戶。

         對此,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專家張成良表示,按照經驗,接入網業(yè)務流量的增長速度是每5年10倍,這將會給城域網和骨干網干線造成巨大的壓力,骨干網的帶寬增量將大于接入帶寬的增長速率,達到10到20倍。到2014年各省的出口帶寬將是2008年的10-18倍。

         接入網順利提速的前提就是骨干網的早日擴容。因此,對運營商來說,骨干網的升級改造更加刻不容緩,這將給光通信帶來新一波發(fā)展機遇。

骨干網能否邁入100G

         在當前運營商骨干網的實際部署中,10G已經廣泛應用,40G也得到了廣泛關注并有一些規(guī)模應用,那么業(yè)內存在一個疑問,40G的生命周期有多長?這個問題直接關系到100G的下一步應用。

         韋樂平表示,構成當前寬帶流量的業(yè)務構成正在發(fā)生變化,傳統(tǒng)互聯網應用及語音應用在整體帶寬中的比例日益下降,而以互聯網視頻、IPTV以及HDTV為代表的視頻應用正在成為應用的主流,這給了帶寬以極大的壓力,對帶寬增長的需求呈現倍數增長。

        從接入網到骨干網,“倒推效應”非常明顯。城域及傳輸層面的帶寬壓力進一步呈指數擴大。按照原有經驗來實施骨干網的擴容已經不適應實際需求。電信研究院專家表示,從10G到40G可能用了10年的時間,40G只不過剛商用了2-3年,而現在100G的需求已經提前到來了。

         對此,張成良表示,中國電信的ChinaNet承載了國內70%左右的骨干網傳輸,100G的傳輸需求在長三角等經濟發(fā)達地區(qū)其實已經出現,并且這些需求將日益迫切。他預計,2013年或2014年全國主要的核心節(jié)點和部分省份的出口節(jié)點就將出現對100G的需求。

        在實際應用方面,張成良認為,2010年將會有短距100GWDM傳輸設備的現網應用,而中國電信骨干IP網絡100G高速接口的規(guī)模商用時間點應該在2013年到2015年。

融合實現核心網高效傳送

        不過,核心網容量的升級并非是惟一問題。關于升級成本及網絡的智能管理還需要運營商提前考慮。上海貝爾副總裁桑須雷表示,運營商必須考慮在網絡升級外,核心網的未來規(guī)劃應該怎么做?這才是未來核心網升級的關鍵。
 
        日前,在上海貝爾舉辦的睿智光網絡論壇上,上海貝爾不僅提出了一些技術方面的理念,同時還提出在網絡構架方面實行骨干網的融合的解決方案,使IP和傳送網絡進行高效的融合,從而真正實現按需進行業(yè)務高效傳送的核心網。

         據了解,在大部分運營商的建設和運維體制下,IP和光傳輸通常由不同的部門分別規(guī)劃、建設和維護,IP僅向傳輸提出管道要求而已,兩張網絡沒有很好地統(tǒng)籌的優(yōu)化考慮。桑須雷表示,這樣的建網思路導致運營商的CAPEX隨著業(yè)務流的增長而成比例遞增,可是網絡的產出和利潤卻并不能同步增長。

        對此,上海貝爾有線產品投標部高級投標方案總監(jiān)丁浩博士指出,“與那些只從IP角度或傳輸角度單一思維的方案不同,阿爾卡特朗訊的融合骨干網轉型解決方案跨越了0層到3層,以更加全面的視角從數據平面、控制平面和管理平面3個方面優(yōu)化了網絡智能、流量疏導、生存性、網絡管理和OPEX等關鍵功能。”他表示,新的解決方案將能夠在混合業(yè)務環(huán)境下最大限度地提高IP和光鏈路利用率,同時優(yōu)化跨層面的可見性和生存性,并在降低核心層不必要的重復工作以及降低每比特成本的前提下提高網絡的靈活性和擴展性。

國外100G演進分析

        不過,對國內運營商來說,他們往往需要看到比較具體的案例才能決定下一步發(fā)展的方向。 

        據了解,目前國外存在兩種不同的核心網升級路徑。一種是美國的以100G為核心的面向全光網架構的解決方案,另一種是歐洲的在原有10G網絡上加載升級至100G的解決方案。

        2007年,Verizon在佛羅里達邁阿密網絡中開展了100G傳送試驗,在現網平臺上實現了從Tampa到Miami共計504公里的光纜線路上傳送107G的信號,并攜帶真實的視頻業(yè)務,調制方式采用RZ-DQPSK。由于美國市場對100G的需求強烈,因此最近100G建設正在成為美國通信市場的一股熱潮,Verizon這樣的運營商正在向100為核心的全光網絡不懈探索。

         2009年11月,西班牙電信在現有網絡上實現了1088公里單波速率為112Gbit/s的DWDM傳輸。這項測試在已有業(yè)務重載(42個10G波道)的現網平臺上,混合了10G(NRZOOK調制)、40G(P-DPSK調制) 和100 Gbit/s (PDM-QPSK 調制)波道。

         這次傳輸是在西班牙電信原有的10G網絡中加載進行的。值得關注的是,這次傳輸不用對波長間隔進行重新規(guī)劃,并且在無需額外中繼的情況下跨越了包括5個可調ROADM和2個固定OADM的多個節(jié)點,并成功進行了24小時誤碼測試和一系列的性能測試。

         對此,桑須雷認為,兩種100G演進方式都是基于當地市場的實際需求,對國內運營商來說,大膽嘗試和謹慎推廣是相輔相成的,他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國內運營商將全面推進以100G為核心的睿智光網絡建設,國內的光通信市場將會發(fā)生一場深刻的變革。

新聞來源:通信世界周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