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數字化成為焦點,各行業(yè)加速推進云計算、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融入企業(yè)的生產運營流程,提升運行效率,賦能自身轉型升級。網絡作為聯接數字世界的大動脈,得以讓這些“新鮮血液”在企業(yè)內部流淌。光通信則是網絡能力基石底座,在經歷過去兩年的波動后,迎來景氣發(fā)展周期。
這一年,整個光通信行業(yè)熱鬧非凡,有光纜集采價格回暖帶來的欣喜,有新技術的演進升級,也有不斷上演的并購“戲劇”。更重要的是,在不斷的追趕和積累之下,中國在光通信產業(yè)鏈的地位愈發(fā)凸顯。為此,C114進行了簡單的梳理,盤點一整年來行業(yè)的熱點事件和話題。
光纜集采“回暖”
過去兩年的中國光纖光纜市場,全國范圍的FTTx部署基本完成,部分城市的FTTH/B用戶滲透率甚至超過100%,國內三大運營商對光纜的需求明顯放緩,供求關系發(fā)生轉變,給光纖光纜廠商帶來巨大挑戰(zhàn)。
2021年,中國移動放出1.432億芯公里的普纜集采時,無論是集采數量,還是招標規(guī)則對良性競爭的引導,都給整個產業(yè)以信心,最后的集采結果也符合預期,呈現“量價齊升”的局面。
不過,這次普纜集采的量價齊升,絕不像三四年前因為需求爆發(fā)而導致的漲價,而是經過近兩年市場變化及下游原材料的漲價,供需雙方為了自身的發(fā)展而共同做出的最優(yōu)解。這才是真正給行業(yè)發(fā)展帶來暖意之所在。希望借這次集采帶來的暖意,真正實現光纖光纜行業(yè)的春暖花開。
對于整個光纖光纜市場,由于國內需求巨大,已經成為世界光纖光纜價格的風向標。CRU數據顯示,從2014年開始,中國對光纖光纜的需求占全球的50%左右,而中國光纖光纜的供應量占全球的接近60%。CRU直呼“中國市場‘決定’全球光纖光纜價格”。
千兆提速,25G PON vs 50G PON引爭議
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大5G網絡和千兆光網建設力度,豐富應用場景。隨后,工信部正式發(fā)布《“雙千兆”網絡協(xié)同發(fā)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目標用三年時間,基本建成全面覆蓋城市地區(qū)和有條件鄉(xiāng)鎮(zhèn)的“雙千兆”網絡基礎設施,實現固定和移動網絡普遍具備“千兆到戶”能力。
就千兆光網而言,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1月底,三家基礎電信企業(yè)的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總數達5.35億戶,其中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達3386萬戶,比上年末凈增2746萬戶。
運營商加快規(guī)模部署基于10G PON的千兆光接入網的同時,面向下一代光接入網技術的標準也在緊鑼密鼓的推進著。目前的爭論集中在由歐美主導的25G PON和由中國主導的50G PON的技術路線選擇,孰優(yōu)孰劣觀點不一,Omdia寬帶接入高級首席分析師Julie Kunstler則認為,下一代PON生態(tài)系統(tǒng)足夠強大,均有市場空間。
海纜格局生變,互聯網公司開始主導
曾幾何時,海纜主要由運營商組成財團建設,互聯網公司租用、購買帶寬。如今,根據研究公司TeleGeography的數據顯示,谷歌在海纜的投資方面處于領先地位,Meta(原Facebook)緊隨其后,之后則是亞馬遜和微軟等公司,許多由電信公司和互聯網公司共同投資的大型海纜系統(tǒng),現在都依賴于互聯網公司的初始資本注入。
TeleGeography預測,2020年至2022年期間將有價值81億美元的新海纜系統(tǒng)投入使用,其中約有23億美元投資于跨太平洋線路。不過,TeleGeography分析師Shermaine Yung在其博客文章中指出,自從美國政府以所謂安全問題為由拒絕向PLCN海纜授予開通許可以來,引發(fā)了一系列連鎖反應,擾亂了跨太平洋海纜市場格局。
中國光模塊廠商霸榜TOP10
2021年,光通信行業(yè)知名市場機構LightCounting公布了光模塊行業(yè)10年來TOP10供應商的變化。
2010年,僅有一家中國光模塊供應商WTD(武漢電信器件有限公司,已和同為武漢郵科院旗下的光迅科技合并),位居第9。2016年,三家中國光模塊供應商上榜,分別是位居第2的Hisense海信寬帶、第3的Accelink光迅科技、第7的Innolight旭創(chuàng)科技。2018年,依然是三家中國光模塊供應商上榜,但名次大大提前。分別是位居第2的旭創(chuàng)科技、第3的海信寬帶、第4的光迅科技。
2020年,TOP10榜單被中國光模塊供應商“霸榜”。分別是位居第2的旭創(chuàng)科技、第3的華為、第4的海信寬帶、第8的光迅科技、第9的Eoptolink新易盛、第10的HGG華工正源。
硅光繼續(xù)火熱,800G光模塊“上架”
硅光一直是近年來探討最多的熱門技術,2021年也不例外。LightCounting指出,光通信行業(yè)已經處在硅光技術SiP規(guī)模應用的轉折點,預測到2026年,硅光的市場份額將超過50%。
另外,2021 OFC的熱門無疑是800G,包括亨通洛克利、新易盛等光模塊廠商相繼亮相800G產品,而光迅科技、旭創(chuàng)科技早在去年就發(fā)布相關產品并小批量出貨,華工正源、劍橋科技等廠商也布局了800G光模塊研發(fā)。在測試側,包括VIAVI、EXFO、思博倫等測試廠商也推出了800G測試產品。
光器件行業(yè)并購“戲劇”不斷
并購不是目的,只是手段,企業(yè)長青的根源是適宜趨勢的產品,這也是光通信行業(yè)并購不斷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同于往年,2021年光通信行業(yè)的并購頗具“戲劇”色彩。
時間回到2019年,思科宣布以26億美元收購Acacia,但遲遲未能獲得中國監(jiān)管部門的反壟斷審查。2021年初Acacia以未能在協(xié)議規(guī)定時間內獲得批準為由,想終止該筆交易,但思科說已經獲得批準。最終雙方協(xié)商,思科以45億美元收購,漲了70%,中國監(jiān)管部門也決定附加限制性條件批準該筆交易。
還有就是Lumentum、II-VI、MKS競購Coherent一案。Lumentum最早發(fā)出收購要約,MKS抬價競購,隨后II-VI也加入收購戰(zhàn)。最后Lumentum、II-VI進行了數輪的抬價競爭,最終II-VI笑到最后。
此外,還有VIAVI和 EXFO兩家頭部測試廠商的并購“鬧劇”,EXFO計劃私有化退市,VIAVI多次提出收購EXFO,但EXFO創(chuàng)始人也是公司控股股東每次都回應堅決不賣,最終EXFO私有化成功。
當然,也有互相成就的并購,例如Lumentum收購新飛通瞄準400ZR/ZR+市場。國內的通宇通訊100%控股深圳光為,進行多元化布局……
5G前傳創(chuàng)新方案推進如何?
5G規(guī)模商用前,三大運營商紛紛推出創(chuàng)新性的5G前傳方案,中國移動的MWDM方案,中國電信的LWDM方案,中國聯通的基于DWDM可調諧激光器的G.metro方案。但從2021年的集采來看,并沒有太多的亮點,采購量最多的還是成熟的CWDM方案,產業(yè)鏈號召力最強的中國移動也只有少量省份得到少量應用。
盡管沒有實質性的規(guī)模集采,三大運營商仍在努力推進自家的5G前傳標準。整個產業(yè)鏈也在積極配合運營商的前傳創(chuàng)新方案。以中國移動為例,已經聯合產業(yè)鏈打造出涵蓋芯片、模塊、設備、 管控系統(tǒng)的產品。特別是科大亨芯聯合中國移動研究院發(fā)布面向5G前傳的25G調頂芯片,實現25G MWDM光芯片國產化自主可控。
400G骨干傳輸準備好了嗎?
400G骨干傳輸,一個看似很久遠的技術,目前仍未能規(guī)模商用。當前100G還處在當打之年,800G也在蠢蠢欲動,夾在中間的400G聲量漸小。中國電信光傳輸專業(yè)首席專家李俊杰用“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來形容400G傳輸。
在李俊杰看來,400G骨干傳輸部分準備好了,限制因素除了成本以外,在骨干長距離傳輸場景還有重要技術瓶頸需要攻克,特別是400G ETH/FlexO-SR雙速率客戶側光模塊和線路側單波長400Gb/s PM-QPSK關鍵芯片和元器件等兩個核心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