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愛立信:對5G標準統一有信心 技術方向分歧并不大

摘要:5G,已經成為全球移動通信產業(yè)通往下一站的共同目標。隨著5G研發(fā)大幕在全球開啟,產業(yè)界又將迎來一個個新的挑戰(zhàn):5G標準將如何制定?潛在的關鍵技術如何實現突破性創(chuàng)新?目前5G研發(fā)方面又有哪些最新進展?

  Iccsz訊 5G,已經成為全球移動通信產業(yè)通往下一站的共同目標。隨著5G研發(fā)大幕在全球開啟,產業(yè)界又將迎來一個個新的挑戰(zhàn):5G標準將如何制定?潛在的關鍵技術如何實現突破性創(chuàng)新?目前5G研發(fā)方面又有哪些最新進展?

  對于面向2020年及未來商用的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所面臨的一系列挑戰(zhàn)以及產業(yè)發(fā)展趨勢,來自電信設備市場的百年老店愛立信有著深入的洞察。愛立信東北亞區(qū)市場部主管常剛為此進行了解讀。

愛立信東北亞區(qū)市場主管 常剛

  全球統一標準意義重大

  毫秒級的時延、高于10Gbps甚至超過100Gbps的用戶速率、提升100倍的聯網設備數量、大幅提高頻譜效率等,都是人們對于5G網絡性能的期待。展望一下未來萬物互聯的5G時代,車聯網、自動駕駛、遠程機械控制、VR(虛擬現實)等都有望夢想成真。

  當前,5G研發(fā)大幕已經在全球開啟。尤其在5G標準方面,業(yè)界已經達成普遍共識,希望最終能夠形成一個全球統一的5G標準。全球統一標準的意義不僅僅在于技術本身,更重要的在于對有效降低成本、提高廣泛應用的可行性以及整個產業(yè)鏈的推動將起著巨大的作用。

  回顧移動通信技術發(fā)展歷史,2G時代有兩個技術標準:GSM和CDMA;3G時代有四個技術標準:WCDMA、CDMA2000、TD-SCDMA、Wimax;4G時代逐步統一到LTE一個標準,LTE的2種制式FDD和TDD在技術上90%是相同的,隨著FDD和TDD進一步融合發(fā)展,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更高的上網速率和更好的用戶體驗。

  目前,4G LTE已經在全球范圍內遍地開花。在愛立信看來,LTE全球化部署和發(fā)展之所以非常成功,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采用了全球統一的標準。因此,若想在5G時代也取得成功,必須推動形成一個全球統一的標準。

  據愛立信介紹,愛立信正在與標準制定組織、5G研究組織、運營商以及合作伙伴一起合作,推動全球統一的5G標準的形成。希望在一個非常大的生態(tài)體系中一起去協同做好5G的標準化,最終致力于形成一個符合各方以及更多行業(yè)需求的統一標準。

  從5G標準化的時間表來看,5G的標準化進程將從2016年初開始;2018年會有一個初步的5G標準出爐;而第二階段相對完整的5G技術規(guī)范和標準稿將在2019年年底完成,屆時3GPP將把5G技術規(guī)范和標準提交給ITU,一般情況下ITU將會認可其作為IMT-2020技術規(guī)范;到2020年,5G將進入到商用部署階段。

  據常剛介紹,5G的標準化進程剛剛開始起步,現在進入到一個百家爭鳴的階段,還沒有到固定某一兩個技術來去確定。當然,總體而言,不同廠商對于技術選擇的方向分歧并沒有那么大,大部分還是圍繞OFDM技術基礎之上去做一些不同的提案或者提法,來實現更加高效的干擾抑制。“5G標準化的旅程剛剛開始,目前并沒有看到特別巨大的分歧。所以,我們還是比較有信心,通過一個標準化的過程以及產業(yè)界的共同努力能夠最終形成一個全球統一的5G標準。”

  網絡功能虛擬化(NFV)并非一蹴而就

  展望5G時代,網絡即服務將成為一種趨勢。愛立信指出,網絡即服務是5G時代按需組網的網絡能力提供方式,利用邏輯而非物理資源,為不斷變化的用戶需求進行調整,并快速滿足新型應用需求的新服務。因此,網絡即服務的方式事實上是基于同一個物理網絡,采用邏輯分割、封裝切片的方式服務于多種不同類型的應用。

  從實現原理來看,網絡即服務利用虛擬化技術,將網絡物理基礎設施資源根據場景需求虛擬化為多個相互獨立的平行“網絡切片”。這種連接服務通過定制軟件實現功能定義,這些軟件功能包括地理覆蓋區(qū)域、持續(xù)時間、容量、速度、延遲、可靠性、安全性和可用性等。每個“網絡切片”按照業(yè)務場景的需要和話務模型進行網絡功能的定制裁剪及相應網絡功能的編排管理。一個“網絡切片”可以視為一個實例化的5G網絡架構,在一個“網絡切片”內,運營商還可以進一步對虛擬資源進行靈活分割,從而實現按需組網。

  當然,強大的網絡即服務背后,離不開一系列成熟可用的技術支持:云計算、軟件定義網絡(SDN)和網絡功能虛擬化(NFV)可提供一系列工具,使網絡架構師能夠抽象地打造系統,提高網絡靈活性;允許垂直系統被細分為多個構建塊,形成可連接、可程序化和虛擬化的水平網絡架構,通過可編程的方式將網絡能力以服務的形式提供。

  其中,網絡功能虛擬化(NFV)是當前以及未來5G時代一個重要的趨勢。常剛指出,網絡功能虛擬化已經開始在運營商核心網等場景嘗試一些部署,但NFV在電信網絡的部署并非一蹴而就,其中也要涉及到如何跟運營商的現網管理思路協調,包括跨廠商的協同等問題。NFV這個道路的方向雖然是明確的,但是在實際部署過程中還會遇到一些挑戰(zhàn),下一步NFV部署力度會進一步加大。

  全面推動5G研發(fā)與合作

  目前,業(yè)界在5G研發(fā)方面已經取得了許多進展。據常剛介紹,作為全球移動通信技術與市場的領導者,愛立信正與全球不同的5G研發(fā)組織、運營商、學術界以及眾多合作伙伴開展5G相關研發(fā)合作。目前,愛立信已經與全球20家領先運營商簽署了共同開發(fā)5G技術的合作協議;愛立信引領5G準標準化的研究項目包括5GEx、METIS II和5G for Europe等;此外,愛立信5G無線測試床外場試驗也將在2016年啟動。

  在今年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2016)期間,愛立信重點展示了5G無線測試床新的版本升級版,已經能夠實現25Gbps的速率。作為愛立信5G無線原型的關鍵技術,波束賦形可支持更高的頻段,從而擴展覆蓋范圍并降低能耗;波束追蹤(Beam Tracking)技術,在愛立信5G無線原型中負責追蹤指定終端的位置或運動情況,并且能在任何指定時間從多個波束中找出對該終端而言位于最佳方向的一個波束,這些波束可來自多個發(fā)射點,這樣無論是在靜止狀態(tài)還是移動狀態(tài),都能夠保證非常好的網絡性能和用戶體驗。

  與此同時,愛立信與中國的運營商在5G方面也展開了廣泛合作。2015年12月,愛立信與中國移動研究院在北京簽署5G諒解備忘錄,攜手啟動5G聯合研發(fā)項目,旨在推動下一代移動技術創(chuàng)新,并將創(chuàng)新成果盡早應用;2016年2月,在巴塞羅那世界移動通信大會期間召開的GTI峰會上,愛立信成為首批加入中國移動5G聯合創(chuàng)新中心的合作伙伴成員之一。

  2016年5月,愛立信與中國聯通在北京簽署下一代網絡演進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將圍繞未來網絡架構、5G、云以及物聯網展開合作,促進下一代網絡標準演進和基礎設施的成熟,構建跨行業(yè)融合生態(tài),驗證并推廣下一代網絡關鍵技術,以及開展面向下一代網絡的業(yè)務和產品創(chuàng)新。

  在前不久舉行的愛立信“技術創(chuàng)新周”期間,愛立信首次在中國展示了基于15GHz頻譜的5G測試床。在實際的演示中,通過可移動的終端獲得5.8Gbps的峰值下行速率。該演示是包含5G RRU,基帶和一個終端(UE)在內的完整的端到端概念原型演示,通過該演示展示了愛立信在5G領域中卓越的技術領先優(yōu)勢。

  常剛表示,5G涉及的概念和應用領域非常大,因此愛立信不僅與5G研究組織、運營商、廠商等合作,同時也在跟不同的行業(yè)進行跨界合作,希望在推動5G標準化以及未來商用進程方面做出自己的貢獻。

  業(yè)務部門結構調整將更好支撐5G發(fā)展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4月,愛立信公布了一系列組織和結構調整,新組織結構將設有五大業(yè)務部門和一個特設的行業(yè)與社會客戶業(yè)務部;調整后,愛立信的全球領導團隊(ELT)的成員也將發(fā)生巨大變化。

  自2016年7月1日起,愛立信新的業(yè)務部門結構將包括:網絡產品部和網絡服務部、IT & Cloud產品部和IT & Cloud服務部、一個采用集中的市場進入模式的媒體業(yè)務部、一個特設的行業(yè)與社會客戶業(yè)務部。其中,兩個網絡業(yè)務部門包括網絡產品部和網絡服務部,網絡產品部專注于將無線業(yè)務和傳輸業(yè)務相結合,網絡服務部則專注于管理服務、網絡大規(guī)模部署和客戶支持。

  可以看出,愛立信對于其傳統優(yōu)勢的網絡業(yè)務依然最為重視,將繼續(xù)把網絡視為其“核心業(yè)務”,并且希望這兩個業(yè)務部門充分利用產品和服務的綜合實力,致力于逐步改善網絡業(yè)務性能、捕捉4G機會,并將領導力擴展到5G領域。

  常剛表示愛立信一系列組織和結構的調整,將呈現出來一個執(zhí)行力更強、對市場更敏感的組織架構,更好地支撐現有業(yè)務以及未來向5G演進的路徑。

內容來自:C114中國通信網
本文地址:http://m.3xchallenge.com//Site/CN/News/2016/05/24/20160524005720481200.htm 轉載請保留文章出處
關鍵字: 愛立信 5G標準
文章標題:愛立信:對5G標準統一有信心 技術方向分歧并不大
【加入收藏夾】  【推薦給好友】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訊石光通訊咨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光通訊咨詢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我們誠邀媒體同行合作! 聯系方式:訊石光通訊咨詢網新聞中心 電話:0755-82960080-188   debison